新消費品牌
,俘獲香港年輕人芳心。如果你在最近的周末
,逛過深圳福田的COCO Park或其他臨近口岸的商場,應該會驚嘆一聲,“深圳的周末是屬于香港人的”不少深圳人甚至在社交媒體發(fā)帖稱,“這輩子沒見過這么多香港人”
今年2月6日全面恢復通關后
新茶飲里的喜茶、奈雪
它們的產品被視作帶回香港的“最佳伴手禮”
善于總結的網友還給出了一套在排隊人群中分辨香港人的方法論:“背著書包
從香港到深圳的過關數據中也能感受到“人潮洶涌”
此前,“深圳微時光”統計過3.22~4.4的數據
除了涌現眾多“港人赴深購物攻略”
對于一名“反向代購”來說
一般而言
01
“反向代購”卷起來了
香港通關后
Kent每周二
他向36氪未來消費透露
在疫情之前,Kent的副業(yè)其實是“香港代購”
像Kent這樣的轉變不是個例。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,中國一方面是奢侈品消費大國
隨著跨境電商、免稅店的日漸成熟
盡管部分品牌在香港開有門店
今天,在小紅書搜索“反向代購”
除了烘焙、茶飲
、正餐燒烤等,深圳對香港人的吸引觸達了生活的更多方面。美甲
、按摩、牙科被稱為“港人進深三件套”,甚至有香港人把每周三次的健身消費放在了深圳的“超級猩猩”,原因是“方便這股反向消費之風
近幾年在新消費浪潮中長出的品牌
,似乎在此次反向代購的潮流里再次被盤活,也給了香港年輕人“生活在別處”的感受,每周末去深圳“享受一番生活”已然是社交平臺流行的vlog新話題。02
港資老牌,不敵后浪
為什么是這些品牌在滿足香港年輕人的需求
?與“鮑師傅們”的火熱形成對照的,是港資老牌近幾年接二連三的“壞消息”
。最近的一個例子是港式甜品老字號「許留山」。許留山作為網紅甜品店的鼻祖
,開業(yè)已超過60年,曾以“芒果西米撈”打破了傳統港式糖水的做法,成為港式甜品的重要代表,巔峰時期在全球開出過約300家門店,近幾年卻走到了搖搖欲墜、清退立場的局面。數十年的發(fā)展中,許留山的主打產品一直是楊枝甘露和其他芒果系甜品
。隨著創(chuàng)新乏力、加盟管理不善等問題的凸顯,許留山在2021年底關閉了香港最后一家門店,今年上半年在北、上、杭等地集中關店,開啟清零操作,一個以創(chuàng)新起家的老字號沒能抓住新時代的年輕人。許留山的老對手「滿記甜品」也遇到了相似問題
,門店數從巔峰時期的500家減到了如今不足200家;香港餐企的另一家龍頭「翠華」在6月最后一天披露了2023財年業(yè)績這些品牌老化最明顯的幾年
,亦是內地新消費風起云涌的一段時間,年輕的品牌蜂擁入場,大家“卷新品”、“卷品牌”、“卷規(guī)?div id="d48novz" class="flower left">單從飲品來說
,喜茶、奈雪、阿嬤手作等新茶飲品牌,開創(chuàng)奶蓋、鮮果茶等產品形式,小料極其豐富,且上新周期以“周”為單位,聯名動作從未停止,自然取代掉傳統的糖水甜品,再到如今現制酸奶、檸檬茶等新的細分領域也開始跑出一眾品牌。反向代購的興起
,是性價比在這個時代的又一次勝出,也是充滿活力的新品牌對暮氣沉沉的老字號們發(fā)起的迭代挑戰(zhàn)。隨著需求擴大,內地這群消費品牌在香港也將更具影響力。
本文轉載自36氪未來消費
,作者:任彩茹